中国美妆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时尚美妆

时尚美妆

青眼看台湾 医美之下皆是“医”

中国美妆网2023-05-08时尚美妆雅琪诺美妆
美妆蛋教学,雅琪诺美妆,成美药妆面,青眼看台湾医美之下皆是“医”,美妆蛋教学,雅琪诺美妆,成美药妆面如果说面膜是台湾本土美业代名词的话,那么,医美可以说是台湾美妆产业的又一极。,公开资料显示,2002年至

青眼看台湾 医美之下皆是“医”

青眼看台湾 医美之下皆是“医”,

  美妆蛋教学,雅琪诺美妆,成美药妆面如果说面膜是台湾本土美业代名词的话,那么,医美可以说是台湾美妆产业的又一极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2002年至2013年是台湾医美迅猛生长的时期,以21.6%的年复合增长率,傲视全球12.6%的平均值,引得诸多投资人纷纷开设医美诊所。2012年,台湾医美诊所激增三至四倍,台北更是形成了“整形一条街”。

  虽然2013年至2015年间,台湾医美的年复合增长率跌至7.1%,远低于全球12%的平均值,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,医美对台湾美业的渗透正不断显现出来。

 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,台湾本土的美妆企业,在品牌架构上,一般都不会是“单兵作战”,而是同时推出两三个定位、渠道等各异的品牌,其中必有一个是专业线品牌,又以面向医美渠道的专业品牌居多。

  比如柏薇菈美容事业有限公司。继2008年上市柏薇菈这一日化线年,其又设立了定位医美沙龙修复的美妆品牌百德。

  再如十艺生计股份有限公司,旗下除了膜殿这一面膜品牌外,还有SASSIBABY这一母婴护理品牌,以及专业医美品牌ERH。其中,2007年诞生的ERH,目前主要覆盖了东南亚市场和台湾市场的医美渠道,成为十艺生计公司业绩的最高贡献者。

  除了美妆产品,医美对台湾美业的渗透,还给了一些跨界分食美业蛋糕的企业以机会。

  1997年成立的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微邦科技),目前年销售额超过1亿新台币(约2200万人民币),业务分为电子、医疗和美妆三大板块,分别贡献了50%、35%和15%的业绩。电子企业出身的微邦科技,进入美妆行业的“敲门砖”即是主要面向医美渠道销售的3D水涵晶等美容仪器。

  微邦科技消费性产品事业处经理蔡瑞培介绍,公司之所以会切入美妆领域,主要是因为董事长自己拥有医美诊所的事业板块,未来,美妆业务30%的销售占比,将是公司认为比较合理的比重。

  在一众企业对医美渠道虎视眈眈的同时,台湾医美机构本身,在自有渠道的基础上,也不可避免地在产品层面进行了探索。

  成立于2008年的星医美学集团,在现有两岸三地共计15家星采/星和医美诊所的基础上,也推出了自有美妆品牌星采。

  星医美学集团总经理王佩玲介绍,星采品牌旗下目前共有定位于医美术后修护保湿的水润苏醒系列、适用于术后改善肌肤暗沉等问题的随身美疗师系列等七大系列产品。也就是说,星采是定位于医美术后进行皮肤进一步修复和护理的居家保养品。

  目前,星采医美保养品尚在试水和调整阶段,主要通过网红推介等方式,销售给星医美学集团旗下各医美诊所、美学馆顾客,以及通过星采保养品品牌官网进行外销,年营业额约为6千万新台币(约1322万人民币)。

  2018年年初,星采保养品将以台湾专业医美品牌的定位,进行大陆市场的正式推广,结合其目前在大陆市场医美诊所的布局以及借助网络口碑,计划明年总营业额增长3——4倍,力求打造成为全亚洲第一的专业医美级保养品。

  也就是说,以星医美学集团为代表的台湾医美机构,在产品层面也愈发不安分,正借助自身医美机构的渠道优势和出身,推出居家保养品,瓜分日化线市场。

  王佩玲介绍,从医美向生活保养品延伸是台湾医美机构近年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,一方面是品类的补充,让业务线更为系统化;另一方面,在医美机构没有自有品牌的情况下,医美机构为了追求业绩,强行推介客户不需要的产品的纠纷较为严重,而自有品牌则主要依赖自然销售,这算得上台湾医美产业一个较为理性的转变。

  由此来看,随着医美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渗入,在台湾美妆行业,医美机构的业务触角正不断伸向日常保养品,而其他美妆企业则不断借助产品跨足医美渠道。换言之,医美和日常保养品两大板块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。

  关于这一点,还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特点是,即便一些走日化线的台湾美妆品牌,在医美的渗透下,也不断打造自身“医美级”护肤的概念。

  典型如霓净思和DR.WU。先进释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和介绍,DR.WU是台湾市场第一个用医美级概念进行包装的日化线品牌,并引发一股潮流。

  官方消息显示,DR.WU成立于2003年,霓净思创立于2005年。也就是说,医美级日常保养品的概念,在台湾市场兴起于本世纪初。不过,这一在刘昆和看来已趋饱和的概念,不断有品牌跟进。

  霈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目前构建的四大品牌矩阵中,除了面向轻熟贵妇的茵碟、定位天然植萃的蕾舒翠、定位美疗中心的高端品牌MIKOBEAUTY外,还有成立于2011年的类医美专柜品牌新德曼,该品牌主要以“前店后院”的体验式门店进行销售。

  成立于1998年的和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从医疗器械跨界而来,目前拥有碧芙蕾诗和妮欧荷两大自有品牌,碧芙蕾诗则是定位于医美级的日常护理品牌,主打舒颜系列和精粹系列两大系列产品,主要定位于低敏修复。

  和康生物总经理陈松青介绍,碧芙蕾诗主要瞄向大陆市场的CS和电商渠道,现已有三四十个线下网点,后期将根据大陆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研发跟进不同的产品。

  诚然,医美级护肤的概念,决定了该类品牌产品大多讲求功效的特点,其中又以修复类功效最为突出。

  事实上,不论是专业医美产品,还是医美机构推的生活保养品,抑或“医美级”概念的产品,如东藻生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俊龙所说,敏感肌修复、术后修复等类功效型产品正成为台湾美妆产品的趋势,“从化妆品走向疗效型保养品。”

很赞哦!